“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强化管理,提高质量”,8月26日至28日我校在休宁县举办的教学评建工作研讨班上,与会同志围绕这一主题,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评建工作思路和执行方案。校党政领导、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各院系党政责任人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汪良发代表学校党委、校评建工作领导组作研讨班动员报告。他在分析介绍我校评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时指出,近年来,学校的主要财力和物力用在硬件建设上的比例较大,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初期的必经之路。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没有大楼是不行的,没有大楼就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科学仪器的装备;没有优良的装备,就难以引进和培养“大师”,更难留住人才。当然,我们现在还只是建好了大楼,还需要大楼内的装备,还需要引进高水平的师资,还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到目前为止,除图书馆在建外,第一期校园基本建设任务已初步完成,我们集中精力、狠抓软件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举办这次全体校领导、各部门责任人和各院系党政责任人参加的评建工作研讨班是完全必要的。
汪良发指出,要认真学习,熟悉和把握评估与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指标体系的内涵、专家考察的内容和方法,熟悉建档指南的材料收集和整理。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单位的评建方案和措施。他强调指出,评估工作不单单是评估高校的本科教学,而是从办学指导思想、精神风貌、人、财、物、教学效果及特色等多个方面对高校进行立体式的全面评价,是整体性的工作评估。评估指标体系共有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包含19个二级指标、44个具体的评估观测点,形成了不同层次、相互联系的科学评价体系,与学校各个职能处室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汪良发阐述我校的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兼顾专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立足皖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文学、理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主,稳步发展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工学、历史学等学科 ,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做强以旅游经济、徽州文化、生态环境为主的特色学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较高、效益明显的地方性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他指出要在这个定位统领下,以评估指标为导向,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我校的教学工作,以科学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
汪良发指出,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三个符合度”。我们要准确把握“三个符合度”的实质,要时时、事事、处处注意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划、目标、制度等与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发生的情况相一致。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只要我们求真务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支撑,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地方需要,努力办出特色,我们就一定能够交出一份符合“三个符合度”的答卷。
汪良发强调,在评建工作中,硬件和软件都要抓,适当的硬件建设、硬件投入是很必要的,但评建工作的重心是软件建设,重在内涵建设。我们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将是今年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从多方面抓好落实:继续做好首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评估工作;继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基础性实验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或创新活动,要开放实验室,组织好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以及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注重大学生英语会话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
汪良发说,我们要以人才队伍为龙头,以教改科研为主体,以人为本,优化岗位,强化制度。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资源,管理队伍同样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我们要建立一支教风严谨、职业道德良好、基础扎实、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我们要研究和完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保证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保证和促进人才“干得好”。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黄泽秋专程来到研讨班作报告。黄泽秋从我国高教发展的形势、发展的思路以及评估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门阐述。他说,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注意发展的节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本身来解决;要研究和确立学校的发展定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办出水平与特色;要改善办学条件,正确认识理解“大楼与大师”的关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关于评估工作,他说,评估对学校具有鉴定与展示的意义;评建工作注意的环节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与设计、新建专业的条件与质量以及善待学生等。
上饶师范学院副院长吴长庚、校评建办常务副主任夏绪仁应邀在研讨班上介绍上饶师院迎接并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的经验。吴长庚同志从评建的体会、评建的作法和评建工作的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说,提高认识是前提,全员参与是关键,软硬兼备是保证,成果展示是重点,认真做好自评、专家评估和整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夏绪仁同志着重介绍了评估材料的准备和撰写工作等。
与会同志分成四个组以两个半天的时间讨论交流了汪良发书记的动员报告以及《新澳彩开奖直播评估指标内涵的理解、认识及建档指南》等会议材料。与会同志争相发言,直抒胸臆。大家结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本部门、本院系的实际,着重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交流。
研讨班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叶鸣、任良耀、方小平、刘承红、庄丹娅、张赛,以及各院系负责人黄立华、胡永政、何明、曹万友、胡善风、胡一宁、余南宁、胡国吾、周筱华、胡跃进、陈国平等17位同志先后发言,结合各自岗位的实际,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找出差距,提出对策。
副院长汪大白作研讨班总结报告。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班的意义和成果,认为研讨班之所以富有成效,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党委高度重视,评建办准备充分,会议形式活跃、全体干部积极参与等。他说,通过深入研讨,我们盘清了家底,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当前,“落实”二字最重要,要做好“两个转化”和“两个层面”的工作。即,研讨成果转化为系、部门的工作,系、部门的工作转化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评建工作的难题的破解一是靠学校的决策层、顶层指挥协调,二是靠系、部门层面的具体实在的行动,两个层面缺一不可。他还强调,日常工作与评建工作不是“两张皮”,应是合二为一共同行为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