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市徽州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中,活跃着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身影。他们在产品研发、市场调研与团队协作之间忙碌穿梭,看似是经验丰富的职场精英,实则是新澳彩开奖直播互联网+创新创业挑战班的学生。自2018年创立以来,这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突出实际操作,深度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黄山孵化成立28家公司,他们在包装材料、美妆、文化创意、箱包、食品、服装鞋帽等行业“破壳而出”,打造了“芮亚”“优尔伦”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孵化企业累计营收超 6000 万元,带动就业岗位 500 余个,真正实现了“育人”与“兴业”的双赢局面。
从课堂迈向市场实战
“刚进入挑战班时,我对电商运营一窍不通,可到毕业时,我已经能独立操盘一个品牌的全周期运营。” 毕业于 16 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李胜君,谈及在挑战班的经历,满是感慨。她的华丽蜕变,得益于挑战班别具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新澳彩开奖直播经济管理学院携手上海松江电商协会,探索“将企业搬进校园”,创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挑战班。该班打破专业壁垒,面向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英语、休闲体育等不同专业广纳英才,组建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构成的“双师团队”,构建“理论教学 + 项目实战 + 企业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入选学员实施电商及跨境电商方向人才定向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实践运用,提高其技术和实操能力。作为挑战班首批学员之一,李胜君在这里学会了高效整合“软硬件”资源,并以低成本验证创业想法,深入理解市场规则,有效避免了未来创业过程中的盲目投入。
首届电子商务挑战班结业典礼
毕业后,李胜君选择回到家乡滁州自主创业。从2020 年至今,她历经数次创业挑战,从前期项目招投标的一波三折到项目资源的不断整合,从两年多资金投入的持续亏本状态到第三年开始进入资金回笼的“春天”,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她始终不放弃。“一年亏两年平三年盈利,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这是挑战班导师毕业前给予她的教诲,也成为她在创业路上坚定前行的信念,“挑战班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也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正是这些挫折,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面对创业路上的各种挑战。”
跨专业组队是挑战班的一大特色亮点。以互联网+ 特色班为例,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英语等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组合。这种看似“混乱”的组队方式,实则蕴含着独特的教育智慧。挑战班导师赵士德教授解释道:“不同专业的思维碰撞如同化学反应,工程师专注于产品性能,设计师追求美学表达,商科生则权衡成本收益,这种思维的张力能够催生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成果。”20 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施华艳同学对此深有体会。她分享道,“面对复杂问题时,跨专业团队成员凭借各自的专业优势,能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大家各司其职,极大地提升了团队整体效率。”
在比拼与激励中蜕变
在挑战班学习过程中,PK 赛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创业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激烈 PK,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 PPT 制作到店铺运营、从产品选品到客户拓展等电商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一轮又一轮的 PK 赛,同学们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获取灵感,在成功的经验积累中不断进步,在失败的反思总结中吸取教训,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挑战班最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我们学会自主解决问题。”20级市场营销对口班毕业生赵孟林现任福元药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回忆在挑战班的学习实践经历,他坦言,在这里,他得到了历练,收获了成长。电子商务挑战班为学生提供真实模拟的就业实践平台,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经营公司,在比拼中切身感受到职场的拼搏进取精神,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增强了抗压能力。不擅于表达的他,在一次次内部 PK 赛中不断提升自信心,锻炼了沟通和表达能力,并教会他以乐观进取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这些“硬核”实力让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上市公司的入场券。
优秀创业组贝迪团队获得汽车奖励
除此之外,挑战班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用于组织日常实践活动、表彰奖励优秀学员,对于业绩表现突出的同学,会给予提车奖励;并向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团队提供20万元的创业基金扶持。这些激励措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数据显示,挑战班首届毕业生创业率达 95%,就业率100%。经过 8 年发展,该班累计培养大学生200余人,毕业学员中创业率达35%,就业率达100%,实现毕业即就业,毕业即创业的目标。
打造校企协同创新生态
挑战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产教融合机制。该机制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互动。通过与上海做点贡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搭建起“校园孵化器 + 产业园区”的实践平台。
“2019年,杨明老师来班宣讲,我深受鼓舞,同时自己也有一个创业梦,就加入了挑战班。”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柏玲在挑战班坚持学习创业已有五年多,孵化成立了黄山佳希尔箱包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优尔伦”行李箱项目研发和创新工作,产品营业额累计达到千万元。
挑战班学员创建的自主品牌“优尔伦”与CCTV签订广告展播协议
挑战班突出实践操作,以实景化为特色,加强“互联网+”实践运用,提高其技术和实操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助力学员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认知转变。22 级市场营销专业在校生赵博明加入挑战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通过商业项目建立实战场景模拟,学生们在商业实战中接触到真实的商业环境和项目运作流程,提前感受到职场的氛围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从挑战班走出的学员中,有 7 位同学进入上市公司,其他就业同学人均工资超过其他班级的1.5至3倍。
在挑战中淬炼责任担当
“当义卖收入全部捐给大凉山的孩子们时,我突然明白:商业并非只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传递温暖、解决问题的有力方式。”20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江子慷同学提及“14 天助学义卖”活动时,眼中满是光芒。义卖活动已成为挑战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德育必修课”。
“义卖有价爱心无价”,商务见习与爱心公益完美结合,是校企双方智慧的结晶。2019年以来,挑战班每年组队PK,开展1到2次商务实训公益活动,由公司提供实训本金,实训所得包括本金全部用于公益,先后捐赠给大凉山、黄山市和徽州区等地用于助学、救助困难老兵等,忆累计捐款10万余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培养了公益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谈到义卖活动,挑战班创始人杨明表示:“希望义卖活动成为大学生人生公益之路的开始,在同学们心中早早种下‘善良’的种子,商人并不应该是‘伤人’,而应该是肩负社会责任和使命!”
2021年7月,挑战班12 支学生团队深入徽州区中小企业,帮助企业搭建跨境电商渠道,在 45 天内完成 113 万元销售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让学子们深刻领悟到创新创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6 级国贸专业毕业生金蕾的感悟颇具代表性:“创业不是追逐利润的工具,而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途径。我们在市场中学会的,不仅是如何赚钱,更是如何用商业手段让世界更美好。”
(撰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琪;供图:经济管理学院;责任编辑:赵睛;审核:徐德平 汪家庚)